天主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建于1921年,由钟楼和礼堂组成,堂内高大宽敞,穹隆拱顶,周围墙上有各式多格窗户,均镶嵌五彩玻璃,对花拼接,花形图案各异,教堂北端设有特大风琴一座,造型挺拔壮美,是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府城隍庙始建于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位于县社辨厂旧址东南,最南端是大门,大门最初是圈门,后改建成三戟门。大门内有两方石碑,上书“名有法度”和“幽有鬼神”。过戏楼北行,东西两侧各有10间廊房,廊内塑有大名府所管辖的元城、大名、魏县、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等八个县的县城隍塑像。戏楼尽北五十米处是城隍大殿,大殿五大间,约18米长、20米深、10多米高。 这些建筑见证了大名县的历史变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它们的存在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