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深信,有些事物,哪怕是打生命里浮光掠影,也会在很久以后的某一天,重回记忆。 就像偶然听见的一首歌,当时苦苦寻觅而不得,许久之后的某一个瞬间,反倒不请自来。 很久以前,在某电台,听过一本书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者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书的内容已不记清,只模糊记得里面反复提到的一个名字——纳兰容若。 “风物长宜放眼量”,光是随口一读,便觉诗意无限,哲思无穷。 近六七年过去,我再一次遇见了它。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诗的作者,正是是一代伟人毛主席。 写的是他与革命志士柳亚子先生三次交往的场景,以及再次重逢时对柳亚子的开导与劝解。 第一次相见是在广州品茗畅谈,第二次相见是在重庆,柳亚子向主席索取诗作。时正值秋季,枫叶漫天,草木枯黄;第三次则是三十一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