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无疑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刚经》。这部经典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的重要作品,其内涵深邃,哲理丰富,一直深受佛学者的推崇和喜爱。 《金刚经》的印刷品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的深远,更在于其作为印刷技术的实物见证。在唐咸通九年,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一点从《金刚经》的印刷品质上便可见一斑。这部经书长5.24米,由七张粘连起来的雕版印刷卷子组成,其印刷工艺精细,字迹清晰,图文并茂,显示了当时印刷技术的精湛和成熟。 更为珍贵的是,这部印刷品卷末有明确的“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题记,这为我们确定了其确切的印制时间,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古代印刷史的空白,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金刚经》的印刷品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