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为政》中讲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无力改变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为人处世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一下子就能达到高境界的,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的学习、领悟、锻炼、磨练,需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规矩,顺其自然、回归自然。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去争辩、不去计较,顺利通达,入耳入心,心静如水,虚荣、浮躁、功利、私利让渡于利他、自然、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