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的4月4日至5日之间,这个时节,正值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之时。清明这个词最早见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意义有两层,一是指自然界清新和明媚的景象,二是崇扬纯洁无瑕的道德品质。 清明节的习俗由来已久,最为著名的当属扫墓和踏青。扫墓表现了对亡故家人、先人的一种尊敬和敬仰之情,大家将新移植的草和柏树枝铺在坟地,从而寄托哀思。踏青则反映了人们在清明时节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人们放风筝、打毽子,一呼一吸之间,满腔情感得以宣泄。 在岁月的流转中,清明节不仅仅是文化象征,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明节更承载着人们对家国情怀的传承。明代严嵩之子清明时节“相思赋诗”,清明表达的是人们对家国传统的坚守与忠贞。 如今的清明,渐渐演变为一顶宽阔的“精神遮阳伞”。在清明节这一天里,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更要铭记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与此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成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