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狮又称“醒狮”,它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后,随中原移民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起,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今佛山市)。2006年,醒狮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南狮表演与比赛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采青。相传,“采青”原来有“反清复明”之意,缘于清代统治者施行暴政,大兴文字狱,滥杀无辜,激起群众义愤,百姓反清活动风起云涌,将南狮称为醒狮就有暗示国人应该觉醒之意。采青有“采清”与“踩清”的谐音,含有推翻清朝的含意。之后,采青遂变成娱乐升平的狮艺表演的一个环节,“青”普遍用生菜。生菜的粤语谐音为“生财”,有财源滚滚、生意兴隆之意。 传统南狮分刘关张三种,即刘备、关羽、张飞。各自代表的颜色为:刘备—黄色、关羽—红色、张飞—黑色。 刘备狮,代表贵气,祥和;关公狮,关羽是武财神,代表财富;张飞狮,代表霸气,勇猛。刘备狮和关公狮是文狮一般都用在喜庆祝贺表演之用,张飞狮是武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