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由于哥哥朱祁镇在“土木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俘虏,一国不能无主,时为监国的朱祁钰当然是继任的第一人选,但是当于谦等人经孙太后同意要推举他做皇帝时,朱祁钰却死活不肯,说做什么皇帝呀!我哥还在敌人手里,赶紧先想办法救人。于谦就搬出孟子的话,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就是说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再次是君主,朱祁钰听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才捏着鼻子做了皇帝。第二位是明光宗朱常洛。也就是崇祯皇帝的父亲,明朝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冲突就是因他而起,史称“国本之争”,第三位悲剧性皇帝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作为一名亡国之君,但是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他才17岁,放在现代社会也就是个高中生,并不是他不努力,反而可以称之为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但大厦将倾,他已无力回天,大明朝长期以来的惰政致其已病入膏肓,如果要论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万历皇帝应比崇祯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