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宗道光帝(1782~1850),全名爱新觉罗·旻宁,嘉庆帝次子。旻宁初名绵宁,乾隆四十七年(1782)生。嘉庆十四年(1809),嘉庆帝按照家法确定旻宁为嗣君。二十五年,嘉庆帝去世,39岁的旻宁继位为帝,年号道光,在位30年。 道光皇帝自幼饱读诗书兼善骑射,深得乾隆、嘉庆的宠爱。登极后,道光效仿先辈,勤力朝政,意图振兴祖业。他关心治河,蠲免钱粮,赈济灾民,疏浚河道。道光本人生活简朴,热河避暑,木兰秋狝,过去帝王这些耗费巨资的习惯,他都没有。但是,大清已由盛转衰,官吏贪腐,欺压良善,内地与边疆的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外国列强乘虚而入,以鸦片为先导,对中国进行侵略。他也曾振衰起弊,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但鸦片战争中,举棋不定,时战时和,最后派者英、伊里布向英军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三十年(1850)春正月,正当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之际,道光帝病逝于圆明园慎德堂,终年六十九岁,葬慕陵(河北易县永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