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李叔同顿悟红尘,带着对佛教清修的向往,告别好友、门生和妻儿,在杭州灵隐寺剃度出家,法号弘一, 开启了他更加璀璨的下半场人生。 出家后的弘一法师律已至严,治学至勤,操行至苦。他云游四方,锡杖芒鞋,三衣一钵,自己挑行李,生活极其简朴,粗茶淡饭,却甘之如饴。 弘一法师受戒后,选择了佛教中戒律最为严格的律宗进行修行。他历时四年,编撰校注了一大批律学著作,以一己之力,使湮没700余年的“南山律宗”重新焕发光彩,其中《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和《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为最重要的两部,这是他对佛学的最大贡献。由此,一生不做主持的他,仍被僧众尊奉为第十一世南山律宗之祖。 “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弘一法师年近六旬,身患重病,但他依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亲自谱写抗战歌曲。 1942年10月13日,伟大的爱国者、中国近代艺术的先驱、第十一世南山律宗之祖弘一法师,在悲欣交集中吉祥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