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故宫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它靠什么方式取暖呢?东北地区早年间使用“火炕取暖”方式是清代宫殿里采暖本源。 火炕取暖是北方常见一种的床榻形式,即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一种床,底下有洞,可以生火取暖。后在满族内部衍生成万字炕。这种万字炕后在清代的皇宫里繁衍,上至皇帝、皇后,皇妃,下至宫女、太监,凡是居室,都有炕床,就是火炕。 清政府入关定都北京后,将东北白山黑水间的“火炕取暖”发展为紫禁城的“火地取暖”。工匠在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上铺方砖,然后在住室外的隐蔽处,设置添燃料和清理灰烬的岀口,以及引风助燃的通风口,最后在灶口烧炭,火将方砖地烤热,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热力弥漫于内室实现地暖的功能,而且没有烟灰和粉尘污染。 在不住人的宫殿,冬季一般用火盆或熏笼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