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即清世宗(1678-1735),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康熙的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45岁的胤禛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胤禛是在康熙末年社会经济出现停滞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禛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高瞻远瞩,又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13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使清朝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为“康乾盛世”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雍正一朝,整顿吏治,继续完善“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夺内阁与五大臣的重权,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划定中俄中段边界;摊丁入地,废除贱籍,并且建立了秘密选储制度,使皇位继承问题制度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同时,他削弱下五旗,严禁僚属朋党,大兴文字狱,禁锢文化。 雍正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