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巴斯卡和莱布尼茨,他们较早萌生了有智能的机器的想法。十九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和德·摩尔根提出了“思维定律”,这些可谓是人工智能的开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科学家巴贝奇设计了第一架“计算机器”,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硬件,也是人工智能硬件的前身。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使人工智能的研究真正成为可能。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次会议,由“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及一批数学家、信息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参加,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术语。从此,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数据、算力和算法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数据是AI算法的“饲料”,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模型。算力是AI算法和数据的基础设施,支撑着AI技术的运行和创新。算法是AI技术的推动力量,通过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提高AI技术的性能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