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类首次进行的色散实验。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当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阳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三棱镜上时,由于不同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通过介质后偏转的角度也不同,于是就被分离出来了。牛顿的这个实验可以算是一种很原始的光谱分析,他首次将三棱镜变成了光谱仪,揭示了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经过多次实验牛顿还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当混合红、绿、蓝这三种颜色时,就能得到白光。而且,这三种颜色还可以调配出各种颜色,但其他的颜色却无法调配出这三种颜色。因此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但由于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所以他用微粒说解释实验现象,认为光的分解和合成就是不同颜色的微粒分开和混合的结果。正是这种片面的认知,致使牛顿并没有真正揭开光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