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模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 通过超发货币希望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实体经济,但是,真正实体的机会更多是给了有有形之手帮扶的国企、准国企,普通民企想要参与难度极大。当大量超发货币部分流入民间后,在实体创富机会不大、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大多数民企老板为了自保,就只能把钱倒腾去有金融属性的市场,比如地产。可是,如今地产的金融属性被抽了N个耳光,短期收益率趴下了。于是,很多民企老板既不去碰实体,也不去大张旗鼓进入楼市,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这么多贷款,进而导致内需进一步疲软。 在外需增速长期下行的背景下,内需必须起来。如果内需疲软,那如此庞大的产能去哪里找订单? 实体机会不多,金融机会也不多,那这么多民营资本就不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举债,只会是追求“债务最小化”而自保、躺平、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