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金三角”,原指越南、老挝、缅甸三国交界处的一块三角形地区。 这里地处东南亚,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因每年生产全球30%的毒品而臭名昭著。 得名“金三角”正是因为这里产出的优质鸦片在上世纪贵如黄金。 但在这个毒窝日益壮大的“成长”过程中,很少看到本地人的身影,反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一支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掌握着毒品走私通道。 正是这批国民党残军的鼓励和扶持下,当地的罂粟种植业发展势头迅猛,鸦片产量几年之内呈数十倍迅猛增长,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金三角”。 这支20世纪50年代溃逃缅北的残军,在与缅甸、泰国周旋的数年里,一直怀着国民党重新打回大陆的幻想,成了蒋介石与杜鲁门等几方势力玩弄的棋子。 杜鲁门政府曾对其予以一些经济支持,希望能在台湾之外扶植起既“反共”又独立于台湾的中国第三股势力,最终不过痴人说梦,反而成了毒窝形成背后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