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最后的一任皇帝是朱由检,年号崇祯。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农历己卯年),在陕西东南部的商洛山中,活跃着一支农民起义军队伍。起义军的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闯”字。1640年,邻近的河南各地,坊间小儿到处传诵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闯王,管叫大家免钱粮”的民谣。 歌谣中的“闯王”说的就是李自成,他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原是陕西米脂县人,公元160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给地主放过羊,放羊之余,拜师学习了一身好武艺。1630 年,他曾经参加过农民起义军。后来这支起义军被官府收编,他毅然退出,改而投奔了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高迎祥自称“闯王”。由于武艺高强,作战勇敢,被高迎祥重用为手下“闯将”。1636年,高迎祥被俘牺牲。早已显露作战指挥才能的李自成被部下推举为“闯王”,带领起义军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