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曾国藩自入仕以来,就一直在从事文书工作,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曾国藩被封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在当时属于朝廷的从二品官员,接下来的两年内又接连由礼部右侍郎升兵部左侍郎,紧接着升工部左侍郎,在京十多年间的仕途中,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尚书的由来: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因太宗为皇子时曾任其职,故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朝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