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十月,杨得志、杨成武、耿飚,三名将领汇聚于徐水城外。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在石家庄附近策划一场大战,让国民党军队掉肉。 三位都是我军著名的将领,毛主席对该次战役也是十分看好:“二杨算是老搭档了,这个作战计划很符合二人的风格。” 可是,战役打响没过多久,杨得志等人就发现战况似乎不受自己控制了,这个时候,倘若没有党中央的命令,继续打下去会有太大的风险。 杨得志灵机一动,当机立断,来了个先斩后奏,当即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杨得志的这次计划更是发挥了奇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歼敌一万七千余人,连毛主席都忍不住称赞:“这次作战,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啊。”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