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外地来到北京生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当然是住房。 和今天不同,清代京官不但没有分房,在住房问题上也不享有任何补贴。 因此,除了个别人享有皇帝的殊恩赐予宅第之外,京官解决住房问题的方式和今天大部分人一样,一是买房,二是租房。 清代实行满汉分居,满族京官多定居于北京内城,汉族京官基本上都居于外城或者叫南城。京官中有一些人在外城有自己的宅邸。比如康熙年间,昆山人徐乾学显贵一时,在宣南购买和自建了多处房产。乾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的董邦达,在米市胡同拥有一套很大的宅院,花园“花木竞秀,丘壑多姿”。然而这种情况在汉族京官中并不多见。因为北京地价昂贵,一般外地来京的京官很难拥有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