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 太阳带给人类生存所需的光和热,可这些些光和热是如何产生的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了,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虽然各种各样的有关太阳能源的猜测村相继提出,却总是找不出足够的科学依据来证实。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原子核结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当很轻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非常靠近时会发生聚变,形成新的原子核,并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为解释太阳的巨大能源的来源提供了新的理论。 后来,美籍德国物理学家贝特把聚变的理论推广到太阳,认为太阳的能量主要来自内部的核聚变。 贝特经过研究推测,太阳的核心部分是太阳能源的源头。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太阳中心区的物质密度非常高。在自身强大重力的吸引下,中心区处于高密度、高温和高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发生热核聚变反应。 在聚变反应的过程中,太阳内的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聚变成氦原子核,即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后变为1个氦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