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闰月”? 你是否关注过我国农历中的“闰月”?比如5月23日,就是今年农历“闰四月”的第一天。要了解这个奥秘,先明白什么是农历、阳历、阴历。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中国几千年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 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 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如果这样单纯机械推算日历,就会阴阳分离,四季混乱了。 但是,在近代以来,我国的农历春节(大年初一)未出现在夏季,原因在于我国自汉代开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调节农历的方法——“置闰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即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