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巷崖壁步道上的吊脚楼,老重庆“码头文化”的一块活化石。第一次看看戴家巷崖壁步道上的吊脚楼的模样,四周绿植鲜花,紫竹梅、紫锦木、叶子花、三角梅、木槿、地锦、榕树,沿着步道两边崖壁、坡地种植置景。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多依山临江就势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重庆地势丘陵居多,两江怀抱,有不少陡坡及悬崖峭壁,过去的人们为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尽可能地争取坡地及高差间的建筑空间,依山而建吊脚楼,鳞次栉比,一面临街一面依山或是傍水,江边悬崖上,用几根杉木杆子撑起的一幢幢木楼。洪崖洞、戴家巷的吊脚楼,是老重庆“码头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川中名士李调元有云:“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穿心店,就是道路从人家的店铺中间穿过。穿心店上有楼,楼横跨街道,称为过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