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植物园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各项功能,成都植物园一直以植物生态科学理论为基础,指导着该植物园的建设。他们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了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该植物园占地680多亩,1987年市园林科研所与植物园合并以来,按照植物种类组景,已建成了由木兰、梅花、樱花、海棠、梨花、柏木、山茶、桂花、楠竹、藤本、芙蓉、腊梅等12个观赏专类园区,成为国内外传统园林名花及四川地区特色植物的集中展示地。为了强化专类园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统一,近两年,他们还对专类园区和风景林区进行了全面的地貌改造和植物调整,改造面积达530多亩,新建草坪近50亩,新植乔灌木3万多株。为更好地对植物进行引种驯化,他们引进了川西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并经过逐步降低海拔,以适应本地区气候的驯化,还专题研究了“珍稀濒危植物”、“木兰科五种含笑”、“金佛山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