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原大地上旅行了这么多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凡是建在塬上的县城多是后迁过来的,上面鲜有遗存的古迹,且它的古城与新城不在同一个地点。比如说,合水县的新城在西华池镇,而老城在蟠交古城(今合水县城关镇);庆阳市的新城在西峰区,而老城庆州古城却在庆城县;长武县的新城在昭仁镇,而古城长武城更是跑到了临近甘肃的泾川县。反观沿河分布的那些县城,它们的城内有古塔、有钟鼓楼、有城墙、甚至还有石窟,人文气息之浓厚宛如一片可全民参与的露天博物馆。由此可以见得,古人选址城池的第一标准即为水源,很多更是选到了河流的交汇处,相当于给城池的水源供给买了个多重保险。位于甘肃边缘的正宁县也不例外,它的新城山河镇是一个建在塬上的县城,旧时曾是子午岭山民前来卖山货的市场,而当时正宁县真正的老城却在其西南30公里处的罗川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