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郑成功病逝,随他一起被埋葬的还有那个“反清复明”的梦想。 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和儿子郑经开始争夺延平王的宝座,年幼的康熙皇帝立刻派人去招抚,郑经当即表示可以尊奉清朝为正朔。 康熙皇帝没有在郑经背后捅刀子,这等于是在帮助他夺位。 但当郑经打败叔叔当上延平王之后,却没有履行之前的承诺,而是提出“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剔发易衣冠”。 琉球、朝鲜虽然都是大清属国,但他们有着独立的文化,独立的种族。而台湾与大陆同宗同源,如果给予了琉球朝鲜这样的属国身份,那就等于承认其独立。 郑经对自己的水师很有信心,因此公然分裂国家,妄图以武拒统。康熙任命施琅为靖海将军,开始用兵。可三次出征,都因台风袭击未能成功跨过海峡。 郑经的信心更足了,底气也更硬了,想打,我随时奉陪,想谈,我一步不让。 康熙加紧训练水师,打造战船,誓要武统台湾,可此时却爆发了三藩之乱。 为避免两线作战,朝廷只能先对付老尚、老耿和吴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