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之际,四川发生了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的情况。这场浩劫的缘由,大多数史料记载都指出其与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高度相关,即所谓“张献忠屠川”。如今,张献忠的“屠夫”形象依然广为流传,甚至在当代网络空间形成了某种独立的亚文化。关于谁要为屠川负多少责任,学界至今争论不休。今天,我无意争辩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而是聚焦文本本身,讨论张献忠在文献记载中的“屠夫”形象能够细分为几类,以及这些形象是如何形成的。最后,再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审视像“献忠”这样冲击力极强的历史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