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是古重庆的北大门,得嘉陵江水运之便,在明朝就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江上船只穿梭,镇内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有人用“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来形容其繁荣景象,又被誉为“小重庆”,是老重庆的绝版缩影。有人说,游现代重庆不可不知过去的老重庆,要知过去的老重庆不可不来磁器口。街上至今仍存有民国时期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的“小重庆”石碑。上世纪60年代,由于公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地位逐渐下降,磁器口也逐步衰落。在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时期,因交通条件的限制而发展缓慢。也正得益于此,其历史建筑格局和传统文化脉络才得以保留,成为今日老重庆的重要缩影。街道——巷道——宅院构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的三级空间结构。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功能复合多用,是典型的山地城市体系的范本。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穿斗夹壁结构,独具特色,是重庆巴渝山地居民建筑的天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