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习中国书法,弘扬传统文化!鉴习中国书法,弘扬传统文化! 今天,和您一起聊聊中国书法的横生妙趣——文房四宝之砚篇(一),敬请品鉴。 砚 相传“黄帝得玉一钮,制为墨海”,这是制砚的开始。汉时已有陶砚,《西京杂记》云:“天子……以玉为砚,取其不冰。”此乃汉代有关砚之最初记录。汉刘熙《降名·释书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许慎《说文解字》:“砚,石滑也。”“滑”训作“利”,与研磨用义。我国自古就把砚解释为研磨工具。汉代砚石,大多用石制成。也有用陶土烧成者。砚形状各异,有带盖三足。 刻有花纹;有呈圆形,带盖,三足;亦有直颈单龟、交颈双龟等,龟背为砚盖,刻有龟背纹。在安徽肥东和江苏徐州东汉墓中,曾发现铜兽形砚盒各一件,砚盖为兽身形,砚面由石片镶成。兽身通体鎏金,并镶有宝石、红珊瑚等,制作精巧美观。为汉砚中的珍品。魏晋南北朝时,出现瓷砚。砚面无釉,以便磨墨。后又制成为多足的青瓷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