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东方红》第六场“伟大的节日”本为纯舞蹈节目,为增强祝贺新中国诞生的欢庆气氛,周总理决定在第六场前段加入一个男高音独唱,最好采用蒙古族的音乐风格同时以舞伴歌。周恩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胡松华。 胡松华接到任务后,既激动又紧张,赶紧跑回驻地写完了歌词。等歌词审批通过后,他又跑回驻地编曲。为在当时的京剧“水旗舞”后创造出“闹后取静”的气氛,胡松华在歌曲开头创写了四句无词的新长调,为了表达周总理提出的崭新情绪,只有突破故习,创造性地将蒙古族长调和短调“联姻”起来。后段音乐筛用了草原民歌因素融汇演唱。就这样,胡松华哼唱编写了一夜,天亮时便把作词、编曲的歌曲定名“赞歌”上交领导。经过紧张的乐队配器、编舞及合乐排练等,两三天后,周总理和陈毅元帅观看了《赞歌》的演出,高兴地一遍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