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名,望文生义,《岳阳楼记》中的一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词句瞬时出现在脑海中。可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郑和曾经是宋徽宗时期的年号之一,取自《尚书》的“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如此庞大的构想放到了一座县城的身上,可见这背后是有着故事的。 政和县的前身名叫“关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因当时闽国北有吴越西有南唐,你争我夺战事频繁。为了增强抵御两国的能力,闽王于后晋天福六年在南唐与吴越两国的毗邻的地区增设了温岭、松源、关隶三镇,由于镇子人少太过微不足道,很多相关的信息都是以讹传讹,无重考正。若按常人理解,关隶即为关押流放囚犯的地方,不只你我会这样认为,就连曾在这里做官的朱熹父亲朱松也曾一度被误导过。还好朱松就此事曾做过一番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关隶”是“闽隶”的误读,“闽隶”在先秦时期是一个掌管驯养鸟的小官,由于政和地处深山老林,草木茂盛,适宜禽鸟滋长,当地还有一些技艺高超的驯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