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报道了机构出现的虚假包装名师一事,引发民营教育乱象的讨论。对鼓励新教师对教育背景进行包装、夸大授课经验等,还会传授给新教师一些说服家长的“技巧”,没有证书也让说有。在“虚假包装”教师引发关注后。 有些假名师故意打压学生,制造恐慌引发焦虑,某机构招生老师在微信朋友圈用“减法”营销“制造焦虑”,营造“抢到”就“赚到”的氛围。助教老师一轮接一轮的倒计时“读数”更让气氛愈加紧张,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已然“成功”地“感染”了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