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是个很神奇的器物,几片竹片如同变戏法般的就成为了文人墨客手中吟诗作赋,指点江山的“神器”。 扇骨是折扇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刻扇骨,也称扇骨竹刻。是一种传统雕刻艺术品,大约起源于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分为金陵派和嘉定派。后来又发展出以京津地区为代表的的“北派”。 北派刻竹扇骨与劝业场渊源深厚,在劝业场开业当年,张志鱼即来天津,精心雕刻的扇骨在梦华室售卖,很快受到刘春霖(清代最后一位状元)、赵松声(画家)等名家的青睐,此后他每年都要来天津两三次,并带动一批北京刻竹高手,打破了刻竹江浙的一统天下,北派刻竹地位确立。 八十高龄的刘宇先生,青年时期即拜在梁崎先生门下学习书画,后痴迷于收藏书画和扇子。三十年前开始修复残损的扇骨,此后研究北派刻骨技艺,系统掌握了北派刻竹大师张志鱼、张子秀、金西厓等深雕、浅雕、沙皮桔及皮雕等技艺,成为北派刻竹的一代传人,并收徒几十人,形成天津刻竹制扇的北方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