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秋芦溪大桥位于莆田涵江区秋芦镇。莆田县萩芦乡的萩芦村,原是古渡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兴化名医谢明远捐资、劝募,在萩芦溪上倡建第一座石桥。但不到三年,桥被急流冲坏。时仙游富绅徐万安郎中又首捐七千两白银在原桥址重建,又被急湍冲毁。此后,桥虽屡建而屡毁,至嘉庆年间,已毁坏殆尽了。 光绪初年,里人江莲溪(字希廉),孝廉(即御史公江春霖之父)和黄茹芗乡先贤等发起重建,因未及竣工而江孝廉谢世了,又功亏于一篑。 宣统二年(1910),江春霖御史辞官回乡,关心家乡公益事业。他多次对萩芦溪桥作实地考察,明确指出要使桥基永固,应“不与水争势,乃能导水势”的论断。他认为以前桥坏的原因,不在于桥之不坚固,而在于选址之不当,桥址应建在宽广水缓之处,以避水势之冲击。乃另择定建桥新址。谁知御史公一病不起,临终时还特地交代家人一定要完成这项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