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王尔烈,朝代是乾隆年间,出自在王尔烈主考江南典故。 意思:要说这世上的才子哪里多,数得上的就是浙江,江西,江苏这三江,但是三江的才子比不上我的家乡的才子,我的家乡才子中,又数我的弟弟文才高了,因为他的文章都是我给审阅、批改的。 主考江南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科举考试,因应试的举子都是当地名士,一连换了几个主考官,都被江南的才子们戏弄得狼狈而归。乾隆皇帝无奈,只好派翰林院学士王尔烈去主持三江会试。那些才子们听说后,聚在一起商量,认为王尔烈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北佬,只会出“学而时习之”之类的题目。王尔烈知道后,决心要好好治一治这些狂妄的家伙。 第一场考试,王尔烈果然以“学而时习之”为题,众考生都心中暗笑,认为王尔烈不过如此,都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文章。不过,大家很奇怪地发现王尔烈也坐在考棚中书写。 第二场考试,题目竟又是“学而时习之”,众考生只好搜肠刮肚,勉强写完。王尔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