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商品、虚假服务、假冒品牌···众多套路让处于弱势的消费者苦不堪言,其实家大业大的央企也是造假的受害者。生活中许多不良商家假借央企品牌,骗取消费者信任。“假央企”巧用“通假字”“同装修”等方式,骗你没商量。了解了种种消费受骗的情况,今年3·15@国资小新携手@科学答人,共同助力来打假,维护消费安全,提高大家的维权意识。笑看“假央企”千般套路,静析背后原理明辨是非。今年小新又收到了关于哪些消费“入坑”的吐槽,揭露了哪些“假央企”的惯性“碰瓷”。提醒大家注意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