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柴窑死在它的名字上。如果不叫柴窑,也许已被发扬光大。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赵匡胤与柴荣是什么关系? 第二,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智取”,还是受众将所迫? 同时产生第三个问题:……自己做了皇帝,柴荣家眷也安排得不错,但柴窑当时可是国家的亮点啊,在当时肯定算国宝级高科技产品。它若是一般的官窑也许没什么,可偏偏它姓“柴”!公认的一代明君开创的御用官窑,国人岂不因柴窑的存世而对柴帝念念不忘?岂不对夺权之事念念不忘?……求宋太祖当时心理阴影面积? 即便改了柴窑的柴字,可“雨过天青之色”还在,这个产品有明显的品牌特征。怎样才能让臣民尽量别再想起这个梗?至少自己心里怎样才能减轻一些忧虑?除非让它在世界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