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隐寺曾经是一座高僧辈出的古刹,原名"白衣庵",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朝末年,遣臣吴相(祖籍合肥人)目睹世事沧桑,以及明朝没落衰亡景象,回到故乡愤世出家,隐居于白衣庵。后清延请其出山,帮助治理朝政,未得应允,并说:"吾出家之志坚,指南即不向北矣!"由此则将白衣庵更名为"指南庵"。吴相即更法名万如。因其住于该寺,1991年妙安大和尚重修时遂改寺名为"相隐寺"。万如大师于此设书院执教,学生有48人,此后大师创丛林,兴道场,香火日盛。清咸丰三年,相隐寺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由齐齐、浩参而于金陵宝华山隆昌律寺任住持的浩净老和尚及行宽和尚共同修复。1949年后,相隐寺被彻底拆除。重建寺庙工程于1991年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