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诗句写的就是唐代宫廷刺绣“蹙金绣”。这种工艺堪称中国刺绣的巅峰,在当时足以领先世界,1987年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丝绸服饰,更用实物印证“蹙金绣”存在。历经千年失传已久的唐代“蹙金绣”近日重现西安,让人们从用纯黄金飞针走线的针法中,感受到精湛的盛唐技艺。这些作品均是“蹙金绣”唯一非遗传承人、汉唐丝织文化遗产研究学者马倩用24k纯黄金制成的比头发还细的金线刺绣而成的。马倩团队将敦煌壁画、国外流转唐代文物中的纹样用 “蹙金绣”进行再创作,从而让当代人对“蹙金绣”技艺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回望长安绣成堆’,我们已做好了再现盛世繁华的准备。”马倩说。活化展。展览同时在陕西法门寺景区大殿和曲江新开门艺术街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