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杭州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郁达夫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联盟,写了不少文章抗议日本侵略,宣传动员群众,促进全民族抗战。郁达夫还与鲁迅、茅盾等43位作家发表了《告世界书》,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作家支援中国抗日。 1939年至1941年,郁达夫在新加坡《星洲日报》做主编时写下100多篇政治评论,坚定了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念。他还同时主笔四五种刊物,发表了400多篇抗日的杂文、文艺杂论等。 1942年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流亡到印尼。因精通日语被迫充当日军翻译,其间暗中救助、保护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因为郁达夫担任翻译期间见证了日军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