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峰崖石窟位于甘肃陇南西和县石峡镇的八峰崖,距县城32公里。这里有八峰突起,飞崖凌空,故名八峰崖。 八峰崖石窟共14龛,分上下两层,上层10石龛,下层4石龛。保存有北魏,宋,元,明,清的造像。窟中塑像和壁画大部分为魏晋时期所作,属国家级文物。 唐乾元二年仲冬,诗人杜甫由秦州赴同谷途经此处,有感于此,为山川秀色和石窟隽奇所吸引,流连忘返,于是写下了《石龛》诗一首。据专家考证,八峰崖石窟建于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岗石窟前后。西和县是陇南石窟造像圣地,南有八峰崖石窟,北有法镜寺石窟,皆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这些精湛的石窟艺术说明西和县是陇南佛教传播最早的地区,也是石窟造像最早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