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广西广东两省就开始共同经营当今廉江市的横山牛圩了,至今已有134年的历史。百多年来,卖买方的交易时间仍在农历三、六、九日(横山圩圩期)的凌晨4点至7点,所以称它为夜牛圩;它仍是粤西甚至粤桂两省最大的牛市。 从清光绪八年(1882)开始,广西灵山、博白、合浦、钦州、北海、防城、东兴、山口等地就有农民赶牛至广东的廉江、化州、吴川、海康、徐闻等地发卖了。并习惯性地在农历三、六、九日当天晚上7点钟左右,把牛群赶至横山圩大路旁的一个驿站,食宿至第二天凌晨4点钟再出发。后来因疫情等缘故,从清光绪十二年(1886)起,廉江及周边的谷价腾升,买牛耕田产谷乃务农的首选。因而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当地的农民都在半夜三更赶到横山圩去买耕牛。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易,习惯即成了自然,广西所有赶至横山的牛群,都在天亮之前就被买光了,都不需要再赶往化州、吴川、海康、徐闻等地去发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