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小调一唱真动听,高山大河起和音。在我国歌坛里,几乎所有的民族歌手,甚至包括其它唱法的歌手都引吭高歌过这首歌,而且一唱就唱了几代人。这首唱出了家乡的赞美情,唱出了军民鱼水情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山东沂蒙山区費县白石屋村。1940年6月,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队文工团参加一场反对当地封建迷信组织“黄沙会”的演出,需要一首主題歌。于是,由该团阮若珊担任作词和李林担任作曲,他们就在白石屋村的一间乱石砌墙茅草盖顶的简陋民房开始创作。这里虽然贫瘠但山清水秀,阮若珊很自然就写下了前两段歌词,并引伸出对共产党和沂蒙山人民的由衷赞颂。在那长夜中的敌伪统治区听到这样的歌,真像数九寒天扑面吹来的一阵春风,顿时感到无比兴奋。新中国成立后,此歌曲在原来基础上作了修改、完善,最后定名为《沂蒙山小调》。沂蒙山上好风光也通过这首歌渐渐渐地深入到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