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台湾抗日义勇队从浙江金华开赴福建,由漳州乘船至津头换船至东桥陂,经东津浮桥、妈祖庙进城,时逢秋季枯水期,平时潜伏在妈祖庙对岸龙津河水下的牛轱石恰好在此时浮出水面,伴随着东津浮桥的上下飘荡,若隐若现,仿佛在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李友邦将军和台湾抗日义勇队。 李友邦将军及家属下榻于其仰崑书斋之孝亲斋,其余将士则居住于仰崑书斋之守德堂两侧正房、东西厢房、学耕庐,莲梅斋、桓笑斋等。学耕庐内另设西山书房供将士阅览书籍,其中部分书籍为苏祺在上海持志大学就读时校长何世桢赠与的共产主义刊物。仰崑书斋成为台湾抗日义勇队抵岩后开辟的第一个根据地。 台湾抗日义勇队在李友邦将军率领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抗日救亡运动。在龙岩三年,台湾抗日义勇队与福建省立龙岩高级农校并肩抗战、办学,李友邦将军与苏祺先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5年9月,抗日义勇队从龙岩带回第一面中国国旗。将其升起在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