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 1、月经来潮前或是来潮时,下腹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工作。 2、经期提前、延迟不规律。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是长于35天。 3、月经中期出血,也称经间期,排卵性出血。 段延峰中医小手法康复方法,具体实施如下。 痛经、月经失调严重者,发病期可使用中医针灸独穴疗法的腧穴止痛。 ㈠、膻中穴 1、腧穴定位:在胸前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平第四肋间隙。 2、腧穴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腹部疼痛,宽胸理气、开郁散结,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等。 ㈡、三阴交穴 1、腧穴定位:用骨度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患者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2、腧穴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失眠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