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河老街自中新桥向北50米处,曾经有个大码头,几十年前这里一直是一个苏北姓朱的船老大作为货运中转,生意非常繁忙。码头上岸对着的是一条太平弄。说起老街上的弄堂,古有“一桥六坡十码头” 、“青阳古镇72弄半”(其中,戚家弄因为走不通而称为半弄)的说法,这里指的是青阳古镇沿市河的老街弄堂密布,小巷纵横。继续沿着北沿河向北,就到了青阳市河的北梢了,这里的市河上横跨着一座石拱桥:北新桥。北新桥旁有猛将庙、凝秀庵。前有戏楼,每逢庙会,戏班登台演出,盛况空前。旁有文昌殿魁星阁,“魁星”—则登榜中魁之明神,魁星阁飞檐高瞻,壮丽巍峨,大殿上供魁星神像,考生途经此桥必上岸拜谒魁星,凝秀庵里烧香还愿。在江阴考试结束后,特别是应试得中的秀才荣归返乡时,必至北新桥靠岸,再次进庙登殿焚香还愿,敬谢魁星,故称此桥又称为“迎秀桥”,迎接秀才之意思,又名凝秀桥。 迎秀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知县张集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