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前身是桃符。相传在古时候,有个神秘的鬼域国度,这个神秘的地方有座大山,山上有一棵桃树,这棵桃树特别大,足足有可以覆盖三千里,桃树上住着一只金鸡。他们有一个规定就是只要每天早上这只金鸡打鸣啼叫的时候,晚上外出游荡的鬼魂就要准时回家。 在这棵桃树的东北方向有一扇门,在这扇门的两边站着两个门神,一个叫神途,一个郁垒。如果这些鬼魂如果在外面做了坏事,这两个门神就会用绳子把他们绑起来,扔到山里面喂考虑。所以那些鬼魂都特别害怕他俩。于是民间的老百姓就用桃木刻上他俩的样子,挂在自家的门口,用来驱神避鬼的。这就是桃符的由来。所以王安石的诗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总把新桃换旧符。 而现在为何由桃符换成春联了呢。原来啊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当了皇帝之后,他特别爱学习,尤其喜欢对对子。有一年过年啊,他就下了御旨,让所有百姓都用红纸写上春联贴在自家门口。从此,这样的习俗就一直流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