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犯人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过一段时间才断气。犯人家属往往会打点刽子手,让行刑时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可使犯人死快点;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点罪,就贿赂刽子手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甚至将被腰斩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块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续两三个时辰不死,残忍至极。 腰斩刑法有人认为是在雍正朝被废,当时雍正皇帝对俞鸿图实行腰斩的刑罚,俞鸿图被腰斩后在地上用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方自气绝身亡,雍正听说之后便觉残忍,废除这一刑罚。但是根据《清史稿·世宗本纪》及《清史编年》等史籍记载,俞鸿图因纳贿营私被诛杀,时判斩立决而非腰斩。而且也没有关于雍正皇帝废除腰斩的记载。 关于俞鸿图腰斩的说法,有现代人林涛的历史通俗读物《正说清朝三百年》。书中称,俞鸿图是中国最后一位处以腰斩的官员,由于行刑时形状甚为凄惨,雍正帝亦恻然不忍,遂宣布废除腰斩刑。但此事并无正史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