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标签已关闭
  • 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势如破竹,仅用六天便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这块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以色列原有土地的四倍,不仅蕴藏油气资源,更扼守苏伊士运河,全球航运的“黄金水道”。然而,后来以色列却主动将其归还埃及。这是什么原因?
西奈半岛看似一块“肥肉”,实则暗藏尖刺。对埃及而言,失去西奈等同被割断亚非大陆的纽带,更意味着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易主,国家命脉悬于他人之手。
埃及不惜四次与以色列开战,甚至以“摧毁巴列夫防线”的十月战争证明决心:宁可玉石俱焚,绝不放弃西奈。而以色列虽能凭实力占领这块土地,却难挡国际社会的怒火。美苏两大国联手施压,欧洲因运河航运受阻强烈不满,阿拉伯世界更将以色列视为公敌。长期占领,等于怀抱一颗“炸弹”。
转机出现在1973年战后。埃及新总统萨达特主动破冰访问以色列,提出“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猛然醒悟:与其强占西奈深陷战争泥潭,不如用它换取阿拉伯世界最强国埃及的承认。
1979年,双方签订《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分阶段撤出西奈,埃及则与以色列建交并终止对抗。这一招堪称神来之笔,阿拉伯联盟因埃及“倒戈”内部不在铁板一块,以色列北部威胁大减,从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看似丢了宝地,实则卸下枷锁。毕竟,和平的红利,远胜过一块硝烟弥漫的沃土。#地理 #历史
    00:08
    9773
    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势如破竹,仅用六天便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这块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以色列原有土地的四倍,不仅蕴藏油气资源,更扼守苏伊士运河,全球航运的“黄金水道”。然而,后来以色列却主动将其归还埃及。这是什么原因? 西奈半岛看似一块“肥肉”,实则暗藏尖刺。对埃及而言,失去西奈等同被割断亚非大陆的纽带,更意味着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易主,国家命脉悬于他人之手。 埃及不惜四次与以色列开战,甚至以“摧毁巴列夫防线”的十月战争证明决心:宁可玉石俱焚,绝不放弃西奈。而以色列虽能凭实力占领这块土地,却难挡国际社会的怒火。美苏两大国联手施压,欧洲因运河航运受阻强烈不满,阿拉伯世界更将以色列视为公敌。长期占领,等于怀抱一颗“炸弹”。 转机出现在1973年战后。埃及新总统萨达特主动破冰访问以色列,提出“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猛然醒悟:与其强占西奈深陷战争泥潭,不如用它换取阿拉伯世界最强国埃及的承认。 1979年,双方签订《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分阶段撤出西奈,埃及则与以色列建交并终止对抗。这一招堪称神来之笔,阿拉伯联盟因埃及“倒戈”内部不在铁板一块,以色列北部威胁大减,从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看似丢了宝地,实则卸下枷锁。毕竟,和平的红利,远胜过一块硝烟弥漫的沃土。#地理 #历史
    @每日地理 · 6月20日
    每日地理
  • 泪目,一个时代终将落幕!今年的九三阅兵将删除这一环节。国新办讲得明白,今年不搞抗战老兵方队了,直接请老战士和家属到天安门看台观礼。这消息一出,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想当年,这些老兵扛枪上战场,拼了命才换来今天的好日子。可时间不饶人,80多年过去了,当年15岁的小兵,如今也得九十往上走了,年纪大了,身体哪经得起折腾? 
老兵方队,往年阅兵的重头戏。2015年那次,记得清清楚楚,老兵们坐着车,颤颤巍巍敬礼,台下多少人眼泪哗哗流。那画面,太震撼!可今年,官方说得很实在,老人年纪太大,彩排得跑好几趟,八九月北京那天气,动不动三十好几度,热得跟蒸笼似的。坐车里颠簸,排练又累,确实没必要为了个仪式让老人们遭罪。想想也是,敬重英雄,不一定非得让他们亲自上场,对吧? 
再说,这决定也不是拍脑袋想的。国新办提了,综合考量后才定下来的。估计是多方讨论过,权衡了安全、实际意义啥的。毕竟,抗战老兵现在全国也没多少了,平均年龄得97、98岁。别说走方队,就是平时走两步,家里人都得小心搀着。记得前年新闻里还提过,有老兵彩排时中暑,吓得大家伙儿赶紧送医院。这回取消方队,估计也是吸取了教训,宁可形式上差点意思,也得把老人的健康放第一。 
老兵不上场,他们的故事可一点没褪色。
抗日那会儿,条件多苦?没吃没喝,枪都不够分,硬是靠着一腔热血跟敌人死磕。像我爷爷那辈人,讲起那时候的事,眼睛都发亮,说打鬼子就一个念头:不能让家没了!这些老兵,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的精神,早就刻在咱们骨子里了。虽说阅兵没方队,但天安门观礼的安排,其实也挺暖心。让老战士们舒舒服服坐着,感受国家的强大,这不也是种致敬? 
当然,也有人在网上嘀咕,觉得没老兵方队,阅兵少了点魂。这想法也能理解,毕竟那场面看着真提气。可换个角度想,老兵们为国牺牲一辈子,现在让他们安安稳稳看盛世,不也挺好?再说,国家没忘了他们,观礼安排得妥妥当当,家属也一块儿请过去,这不比硬让他们上场强?网上还有人说,阅兵不就是图个仪式感吗?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仔细一琢磨,仪式再隆重,也比不过老兵们实打实的功勋。 
说到这,忍不住想多唠两句。现在年轻人,平时忙着刷手机、追剧,哪有空去了解抗战那段历史?#致敬英雄#九三大阅兵
    00:06
    1.3万
    泪目,一个时代终将落幕!今年的九三阅兵将删除这一环节。国新办讲得明白,今年不搞抗战老兵方队了,直接请老战士和家属到天安门看台观礼。这消息一出,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想当年,这些老兵扛枪上战场,拼了命才换来今天的好日子。可时间不饶人,80多年过去了,当年15岁的小兵,如今也得九十往上走了,年纪大了,身体哪经得起折腾? 老兵方队,往年阅兵的重头戏。2015年那次,记得清清楚楚,老兵们坐着车,颤颤巍巍敬礼,台下多少人眼泪哗哗流。那画面,太震撼!可今年,官方说得很实在,老人年纪太大,彩排得跑好几趟,八九月北京那天气,动不动三十好几度,热得跟蒸笼似的。坐车里颠簸,排练又累,确实没必要为了个仪式让老人们遭罪。想想也是,敬重英雄,不一定非得让他们亲自上场,对吧? 再说,这决定也不是拍脑袋想的。国新办提了,综合考量后才定下来的。估计是多方讨论过,权衡了安全、实际意义啥的。毕竟,抗战老兵现在全国也没多少了,平均年龄得97、98岁。别说走方队,就是平时走两步,家里人都得小心搀着。记得前年新闻里还提过,有老兵彩排时中暑,吓得大家伙儿赶紧送医院。这回取消方队,估计也是吸取了教训,宁可形式上差点意思,也得把老人的健康放第一。 老兵不上场,他们的故事可一点没褪色。 抗日那会儿,条件多苦?没吃没喝,枪都不够分,硬是靠着一腔热血跟敌人死磕。像我爷爷那辈人,讲起那时候的事,眼睛都发亮,说打鬼子就一个念头:不能让家没了!这些老兵,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的精神,早就刻在咱们骨子里了。虽说阅兵没方队,但天安门观礼的安排,其实也挺暖心。让老战士们舒舒服服坐着,感受国家的强大,这不也是种致敬? 当然,也有人在网上嘀咕,觉得没老兵方队,阅兵少了点魂。这想法也能理解,毕竟那场面看着真提气。可换个角度想,老兵们为国牺牲一辈子,现在让他们安安稳稳看盛世,不也挺好?再说,国家没忘了他们,观礼安排得妥妥当当,家属也一块儿请过去,这不比硬让他们上场强?网上还有人说,阅兵不就是图个仪式感吗?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仔细一琢磨,仪式再隆重,也比不过老兵们实打实的功勋。 说到这,忍不住想多唠两句。现在年轻人,平时忙着刷手机、追剧,哪有空去了解抗战那段历史?#致敬英雄#九三大阅兵
    @豸家粉面馆官方号(华夏崛起) · 6月27日
    豸家粉面馆官方号(华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