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标签已关闭
  • 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势如破竹,仅用六天便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这块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以色列原有土地的四倍,不仅蕴藏油气资源,更扼守苏伊士运河,全球航运的“黄金水道”。然而,后来以色列却主动将其归还埃及。这是什么原因?
西奈半岛看似一块“肥肉”,实则暗藏尖刺。对埃及而言,失去西奈等同被割断亚非大陆的纽带,更意味着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易主,国家命脉悬于他人之手。
埃及不惜四次与以色列开战,甚至以“摧毁巴列夫防线”的十月战争证明决心:宁可玉石俱焚,绝不放弃西奈。而以色列虽能凭实力占领这块土地,却难挡国际社会的怒火。美苏两大国联手施压,欧洲因运河航运受阻强烈不满,阿拉伯世界更将以色列视为公敌。长期占领,等于怀抱一颗“炸弹”。
转机出现在1973年战后。埃及新总统萨达特主动破冰访问以色列,提出“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猛然醒悟:与其强占西奈深陷战争泥潭,不如用它换取阿拉伯世界最强国埃及的承认。
1979年,双方签订《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分阶段撤出西奈,埃及则与以色列建交并终止对抗。这一招堪称神来之笔,阿拉伯联盟因埃及“倒戈”内部不在铁板一块,以色列北部威胁大减,从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看似丢了宝地,实则卸下枷锁。毕竟,和平的红利,远胜过一块硝烟弥漫的沃土。#地理 #历史
    00:08
    9736
    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势如破竹,仅用六天便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这块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以色列原有土地的四倍,不仅蕴藏油气资源,更扼守苏伊士运河,全球航运的“黄金水道”。然而,后来以色列却主动将其归还埃及。这是什么原因? 西奈半岛看似一块“肥肉”,实则暗藏尖刺。对埃及而言,失去西奈等同被割断亚非大陆的纽带,更意味着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易主,国家命脉悬于他人之手。 埃及不惜四次与以色列开战,甚至以“摧毁巴列夫防线”的十月战争证明决心:宁可玉石俱焚,绝不放弃西奈。而以色列虽能凭实力占领这块土地,却难挡国际社会的怒火。美苏两大国联手施压,欧洲因运河航运受阻强烈不满,阿拉伯世界更将以色列视为公敌。长期占领,等于怀抱一颗“炸弹”。 转机出现在1973年战后。埃及新总统萨达特主动破冰访问以色列,提出“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猛然醒悟:与其强占西奈深陷战争泥潭,不如用它换取阿拉伯世界最强国埃及的承认。 1979年,双方签订《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分阶段撤出西奈,埃及则与以色列建交并终止对抗。这一招堪称神来之笔,阿拉伯联盟因埃及“倒戈”内部不在铁板一块,以色列北部威胁大减,从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看似丢了宝地,实则卸下枷锁。毕竟,和平的红利,远胜过一块硝烟弥漫的沃土。#地理 #历史
    @每日地理 · 1周前
    每日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