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标签已关闭
  • 我国作为歼-10战斗机的原产国,目前装备规模已超700架,涵盖歼-10A、歼-10B、歼-10C三个主要型号。其中,歼-10A作为早期型号,于2004年1月率先列装我国空军,累计生产超300架;歼-10B作为过渡型号,2013年左右服役,装备量约50架;歼-10C作为四代半改进型,2018年后批量列装,现役数量突破300架。我国空军依托歼-10系列构建了多层次作战体系,歼-10C与歼-20、歼-16共同形成高低搭配的装备格局。
巴基斯坦是歼-10的首个海外用户,自2022年3月11日接收首批6架歼-10CE(出口型号)以来,已分阶段完成至少26架的交付。该机型搭载霹雳-15E中距空空导弹,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有效弥补了巴空军与印度阵风战机的技术差距。巴方计划最终装备60架歼-10CE,未来两年内将完成剩余订单,形成2个主力中队的作战规模。
埃及于2025年初正式列装歼-10CE,首批交付数量为12-16架,标志着我国战机首次进入北非市场。埃及空军同步采购霹雳-15E及配套后勤体系,计划分阶段完成40架订单,以应对周边国家四代半战机的威胁。该机将与埃及现役F-16、阵风战机形成协同作战能力,提升红海、苏伊士运河等战略区域的防空水平。
潜在采购国家中,孟加拉国已释放采购16架歼-10CE的意向,用以替换老旧歼-7机队;阿尔及利亚等国因装备体系升级需求,可能采购30-50架;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因技术代差压力,或通过石油贸易换购少量歼-10CE以平衡区域力量。#地理 #歼10
    00:10
    2.1万
    我国作为歼-10战斗机的原产国,目前装备规模已超700架,涵盖歼-10A、歼-10B、歼-10C三个主要型号。其中,歼-10A作为早期型号,于2004年1月率先列装我国空军,累计生产超300架;歼-10B作为过渡型号,2013年左右服役,装备量约50架;歼-10C作为四代半改进型,2018年后批量列装,现役数量突破300架。我国空军依托歼-10系列构建了多层次作战体系,歼-10C与歼-20、歼-16共同形成高低搭配的装备格局。 巴基斯坦是歼-10的首个海外用户,自2022年3月11日接收首批6架歼-10CE(出口型号)以来,已分阶段完成至少26架的交付。该机型搭载霹雳-15E中距空空导弹,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有效弥补了巴空军与印度阵风战机的技术差距。巴方计划最终装备60架歼-10CE,未来两年内将完成剩余订单,形成2个主力中队的作战规模。 埃及于2025年初正式列装歼-10CE,首批交付数量为12-16架,标志着我国战机首次进入北非市场。埃及空军同步采购霹雳-15E及配套后勤体系,计划分阶段完成40架订单,以应对周边国家四代半战机的威胁。该机将与埃及现役F-16、阵风战机形成协同作战能力,提升红海、苏伊士运河等战略区域的防空水平。 潜在采购国家中,孟加拉国已释放采购16架歼-10CE的意向,用以替换老旧歼-7机队;阿尔及利亚等国因装备体系升级需求,可能采购30-50架;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因技术代差压力,或通过石油贸易换购少量歼-10CE以平衡区域力量。#地理 #歼10
    @每日地理 · 5月10日
    每日地理
  • 如果中巴铁路修通了,不再受马六甲海峡的限制 中国若能打通中巴铁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位将被彻底改写。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突破,更是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全球战略格局的重塑。
中巴铁路计划连接中国新疆的喀什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全长约1800公里,穿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极高。尽管预计投资高达580亿美元,但其战略意义远超成本。
目前,中国约80%的原油进口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一狭窄水道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旦中巴铁路通车,从中东运往中国的原油可通过瓜达尔港上岸,再经铁路直达新疆,运输距离将从约12000公里缩短至约3000公里,运输时间减少约21天,成本大幅降低 。
此外,中巴铁路将促进新疆和巴基斯坦西部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将因此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与中东、非洲和欧洲的贸易联系。
然而,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巴基斯坦经济状况不佳,难以承担高昂的建设费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尽管如此,中巴铁路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能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还能增强在全球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寻找替代马六甲海峡的通道,已成为中国的迫切需求。
你认为中巴铁路的建设是否值得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马六甲海峡 #中巴铁路 #中巴经济走廊 #地理知识 #内容启发搜索
    00:07
    5208
    如果中巴铁路修通了,不再受马六甲海峡的限制 中国若能打通中巴铁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位将被彻底改写。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突破,更是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全球战略格局的重塑。 中巴铁路计划连接中国新疆的喀什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全长约1800公里,穿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极高。尽管预计投资高达580亿美元,但其战略意义远超成本。 目前,中国约80%的原油进口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一狭窄水道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旦中巴铁路通车,从中东运往中国的原油可通过瓜达尔港上岸,再经铁路直达新疆,运输距离将从约12000公里缩短至约3000公里,运输时间减少约21天,成本大幅降低 。 此外,中巴铁路将促进新疆和巴基斯坦西部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将因此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与中东、非洲和欧洲的贸易联系。 然而,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巴基斯坦经济状况不佳,难以承担高昂的建设费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尽管如此,中巴铁路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能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还能增强在全球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寻找替代马六甲海峡的通道,已成为中国的迫切需求。 你认为中巴铁路的建设是否值得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马六甲海峡 #中巴铁路 #中巴经济走廊 #地理知识 #内容启发搜索
    @公子爱地理 · 5月14日
    公子爱地理